黑龍江同江:探尋赫哲文化的“漁歌傳奇去九宮格見證”_中國網

作者:

分類:


人民網同江6月13日電 (尚城)晨光初染江面,三江口廣場已是一派生機。在黑龍江省佳木斯同江市,黑龍江與松花江交匯形成的“雙色江”景觀,吸引著八方游客紛至沓來。

“不到長城非好漢,不摸起點真遺憾!”同江文旅景區講解員朱龍梅開啟了新一天的講解工作,“三江口廣場是國家4A級旅游景區,又名‘起點廣場’。這里是同三公路的起始點,一條貫穿南北的公路大動脈,跨越九省一市,全長5500多公里,書寫著祖國大地的壯麗小班教學詩篇。”

精美的魚皮畫在燈光下仿佛鱗片翕動,古老的“伊瑪堪”說唱聲在耳邊低回縈繞。走進同江市赫哲祖源非遺數字體驗館,以赫哲族傳統“木刻楞”房屋為原型的展館吸引不少游客打卡拍照。古樸的原木“木刻楞”散發著松脂的清香,而展館內卻是別有洞天,光影交織的數字瀑布自穹頂傾瀉而下,虛擬的魚群在波光粼粼的“江水”中自在共享會議室游弋,古老的漁獵民族智慧在數字科技中煥發新生。

集“展示、宣傳、研究、交流”為一體的赫哲祖源非遺數字體驗館是目前中國最大的赫哲族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館。赫哲祖源非遺數字體驗館技術總監孫浩介紹,“體驗館內新增的‘沉浸式+互動體驗’項目可以讓更多年輕人通過游玩的方式了解赫哲族文化。”

“來同江一定要來街津口赫哲族鄉,這里有著說不盡的故事和看不完的風景。”在街津口赫哲族鄉,講解員侯佳歡熱情地向游客講述著家鄉的故事,眼神中閃爍著對這片土地的熱小樹屋愛與自豪。

同江市街津口赫哲族鄉是中國較少民族之一赫哲族的主要聚居地,素有“赫哲故里”之稱。這里以赫哲族文化為特色,保留著傳統的漁獵生活方式和獨特的民俗風情。當地赫哲族居民擅長制作魚皮衣、樺樹皮工藝品,以及傳統歌舞“瑜伽場地伊瑪堪”。每年舉辦的“烏日貢”節是赫哲族最重要的節日,吸引眾多游客前來體驗民族文化。

“赫哲族對魚的利用可謂達到了極致,魚皮可以縫制成保暖的衣物,還能制作精美的魚皮畫;魚肉則是餐桌上不可或缺的鮮美佳肴;就連經過熬制的魚骨也可以提煉出魚膠,制成各式各樣的工藝九宮格品。”侯佳歡介紹。

同江的魅力不僅在于“雙色江”的天地造化,更在于它承載的厚重小樹屋與鮮活——界碑刻下疆域的莊嚴,公路延伸發展的脈動,萬瑜伽教室年化石講述著往事,赫哲人的漁歌小樹屋在炊煙中代代相傳。三江交匯處,自然的史詩與民族的記憶如同江水般奔流激蕩,最終匯入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的大河。


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