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questId:6897807164b198.49135548.
中國網新聞2月5日訊(記者吳佳參展潼 實習記者李藝佳)由中國環境科學學會和《環境與生活》雜志發起的“尋找中國好水”暨第二屆“中國好水”水源地發布會2記者會月4日在北京舉辦。

2018年2月4日,“尋找中國好水”暨第二屆“中國好水”水源地發布會在京舉辦。中國網實習記包裝設計者李藝佳攝
會上發布了《“尋找中大圖輸出國好水”優質水源生態環境保護與管理評估研究報告》,并公大型公仔布了第二批“中國好水”水源全息投影地,包括貴州赤水河、青海三江源、江西陽明湖、安徽佛子嶺水庫和湖南澧水河等長江經互動裝置濟帶的河流型、湖泊型及水庫型水源地。
環保部原總工程師萬本太在發布會上致辭,他肯定了“尋找中國好水”環保行動的工作并認為該活動激勵更多政府關注水源地,還提高了公眾的節水、愛水、護水意識。同時,他指出當前中國是缺沈浸式體驗水國家,近400座城市缺水,全年缺水500億立方米,而每年又排放廢水730道具製作億立方米,如果能把70%的污水處理回用,既能減輕地表水污染,又可解決水資源短缺問題。
中國環境科學學會副秘書長彭賓代表活動主辦方在會上介紹,第二屆“尋找中國好水”大型環保行動于2017年4月啟動,此次探尋的水源地集中在“長江經濟帶”,意在保護和改善長江生態環境,保障群眾飲用水安全。這是一次發現和探索之旅,也是一道具製作次充滿正效應的社會行動,對于探索怎樣保護好水資源、水財富,具FRP有很高的社會FRP價值、經濟價值策展和環境價值。并期望各模型大媒體可以對于“中國好水”水源地進行跟蹤報道,宣傳治水、護水的先進經驗。
據彭賓介紹,新修改的《水污染防治法》于2018記者會年1月1日起實施,這部法律將生態文明建設新要求和“水十條”提出的新措施予以規范化、法制化,責任更明確,思路更清晰,重點更突出,監管更全面,懲處更有力。

中國工程院院士王浩出席發布會并致辭。中國網實習記者李藝佳攝
中國工程院院士王浩在致辭中談到,水是生命之源、生產之要,生態之基。好水源地意味著當地的自然水循環是健康、和諧的,對社會水循環而言,它意味著自律的、節水的、減排的、綠色的生產生活方式。這個活動反映了綠色發展理念及關心民眾身體健康的初衷,是推動國家目標實現的具體而積極的抓手。

環保部華南環境科學研究所副所長劉曉文為大家解讀“中國好水”水源地的評估體系及評估結果。中國網實習記者李藝佳攝開幕活動
劉曉文介紹,第二屆“尋找中國好水”環保行動包括公眾網絡推選、科研機構調研檢測VR虛擬實境和專家評定3個環節,力爭客觀、全面地對調研的水源地予以科學評估,最終產生了以上第二批“中國策展好水”水源地入選名單。其目的是更好地配道具製作合國家“水十條”的實施,宣傳水生態保護和污染防治先進地區的成沈浸式體驗功經驗,讓公眾知曉我國有哪些真正稱得上“好水”的水源地,加強全社會對優質水源的認知和保護。
劉曉文表示:“水源保護面臨著發展與保護如何雙贏的壓力和挑戰,唯一途徑是建設生態文明。希望各水源地認真研究評估結果,以評估促發展,保持優勢,彌補不足;做好頂層設計,明確發展思路,科學制定生態文明建啟動儀式設規劃。希望 ‘尋找中展場設計國好水’活動繼續深入開展,不斷擴大社會影響力。

第二批“中國好水”水源地貴州赤水河、青海三江源、江西陽明湖、奇藝果影像安徽佛子品牌活動嶺水庫和湖南澧水河地方代表合影。中國網實習記者李藝佳攝
入選互動裝置“中國好水”水源地的代表——青海省環保廳副廳長馮志剛、貴州省包裝盒環保廳副廳長姜平FRP、江西崇義縣副縣長朱志勇等,在會上紛紛表示,將以獲得“中國好水”水源地稱號為動力,高起點定位,謀劃長遠,讓生態文明建設成為全省的VR虛擬實境價值追求,全面提升當地的生態系統功能,在污染物排放、環保投入等方面加大投入。

“尋找中國好水”特別貢獻獎專家組獲得者合影。中國網實習記者李藝佳攝
“尋找中國好水”大型環保行動自開展以來,得到了各級政府、專家和媒體記者的支持,他們為活動的開展做出了重大貢獻,活動組委會還為地方政府、調研組專家、媒體代表等頒發了“中國好水”特別貢獻獎。
TC:08designfollow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