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子善找九宮格空間:《孫年夜雨卷》批校本–文史–中國作家網

作者:

分類:

requestId:67d0eaac9b1a63.83180421.

《孫年夜雨卷》,周良沛編選,1990年5月武漢長江文藝出書社第一版,列為“中國古詩庫”第二輯之一種。第二輯共十種,還有劉半農、俞平伯、馮至、戴看舒、金克木、臧克家、徐遲等古代詩人的專卷。其他九位詩人,早就有一種或多種詩集行世,唯獨孫年夜雨是從事新作創作七十年之后,才第一次出書舞蹈場地詩集。之所以那么晚,除了其他緣由,生怕與孫年夜雨是少產詩人有關,由於我們此刻所了解的他留上去的是非古詩總共只要廿五首。這本《孫年夜雨卷》收錄了九首,還附錄了他的論文節選《格律題目:節拍和音組》,也只要薄薄的68頁。

日前有幸獲得一冊《孫年夜雨卷》批校本,扉頁上有孫年夜雨的鋼筆題字,當時他已是八十六歲的耄耋白叟了:

朱光祖師長教師 斧正

孫年夜雨 1991,1,7

極難堪得的是,書中有孫年夜雨本身的鋼筆批校,有對書中中英文字和標點符號錯訛的矯正,有對編選者《卷首》中所寫的作者生溫和創作經過的事況的修訂,更有對中國古詩史直抒己見的評論,等等。經初步統計,批校多達九十余處,無妨略舉兩例,以見一斑。

《孫年夜雨卷》收錄了孫年夜雨頒發于1931年1月《詩刊》創刊號上的《訣盡》《答覆》《老話》三首十四行詩,它們在中國古詩史上占有頗為主要的位置,此書當然照收不誤。但孫年夜雨在此書目次頁上把這三首詩題圈出,加了一行注:“商乃詩我有十五首,不止這三首。”這使我吃了一驚。《孫年夜雨卷》只收了他的四首十四行詩,還有一首是他最早的十四行試作《愛》(刊于1926年4月10日《晨報副刊·詩鐫》)。六年之后,也即1996年12月,河北教導出書社第一版孫近仁兄編《孫年夜雨詩文集》,增收了孫年夜雨在1943年《平易近族文學》第1卷第2期和第4期連載的十四行詩《遠寄》四首。又過了九年,為留念孫年夜雨生日100周年,我在2005年7月噴鼻港《明報月刊》7月號表露了孫年夜雨作于1958—1979年間的《獄中家教商乃詩四首》。合起來,已知孫年夜雨所作的中文十四行詩總共才十二首,他批語中說會議室出租“十五首”,還差三首。假如不是孫年夜雨記錯,這三首十四行詩能否還存于天壤之間呢?

對編選者所作的《卷首》第一段,孫年夜雨就親筆矯正了十五處之多,現把他矯正后的這一段照錄如下:

孫年夜雨(1905.1.21—— ),本籍浙江諸暨縣。生于上海南市,父親是晚清的翰林,他原名孫銘傳,父親為那時看多了宦海各種“聰慧人”的各種“聰慧”,愿他守分若愚,便為他取號“守分”。他少年時熱衷于數學、哲學、地理,還喜好寫詩,一個是迷信中的云天,一個是空想的迷信。他愛好莎士比亞(William Shakespeare,1564共享空間—1616)、彌爾頓(John Milton,1608—1674)、雪萊(P.B.Shelley,1792—1822),一首古詩《海船》被一九一九年的《少年中國》刊用,那時他只要十四歲,開端了他想作詩人的好夢。他再也不愿“守分”若愚,而想年夜顯身手,哪怕為此支出任何價格,也比平淡灰色地了其平生好。1919“五四”后不久的“六·三”愛國活動時,他仍是個十四歲的初中先生,就積極餐與加入敦勸租界商舖罷市,抵抗日貨,并編纂中先生刊物《先生呼》,1922年考進清華黌舍高級科,結業后就不別字“守分”,改號為“孫子潛”了,后來成為那時詩壇著名的“清華四子”(子沅—朱湘、子離—饒孟侃、子潛—孫年夜雨、子惠—楊世恩)之一了。

這本《孫年夜雨卷》的受贈人,經向孫近仁兄清楚,年紀與我相仿,非文學圈中人,但愛好文學,且頗有看法。昔時常向孫老請益,還為孫老故居裝置過冬天取熱的煤爐。難怪孫老把這本很能夠是自存的批校本贈予給他。

本年是這位有名的古詩人、莎士比亞翻譯家和中國古典文學翻譯家生日120周年,就以這篇短文作為一個小小的留念吧。


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